日本探月登陆失败,阿联酋科学家掩面而泣,美国干扰下如何破解

日本方面确认登陆月球失败后,阿联酋航天科学家沮丧不已,有工作人员忍不住哭泣,寄予厚望的“阿希德一号”月球车随着“白兔-R

日本方面确认登陆月球失败后,阿联酋航天科学家沮丧不已,有工作人员忍不住哭泣,寄予厚望的“阿希德一号”月球车随着“白兔-R”1号坠毁,阿联酋的探月梦就此破碎。更为致命的是,原本计划搭载嫦娥七号的“拉希德二号”月球车面临着被美国阻扰,或将无望登月。

拉希德一号月球车重量虽然只有15公斤左右,高度0.7米,长度0.5米,有效载荷10公斤,是迄今为止最小的月球车。但是这却是阿联酋首次探月的梦想,这款由阿联酋航天部门与日本JAXA合作开发的月面机器人,被设计用来调查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的,载荷十分有限。

“拉希德一号”的重量只有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重量的十分之一,对于阿联酋来说,研制和建造月球车却并非容易,该国探索太空刚刚17年时间,第一位专业博士也刚刚毕业10余年。

阿联酋方面组建了11人团队,花了5年时间建造出“阿希德一号”月球车,从研制进度上来说确实让人佩服,如果一切顺利,月球车将会在月面工作14天。

但是,事不遂人愿。日本的登月舱失联了,数据显示燃料耗尽,机体可能以高速状态撞击了月面。得到这个失败的消息,阿联酋航天中心科学家双手捧脸,掩面而泣。

“最大的风险是不冒任何风险。”月球车团队感慨道,不清楚所言的“风险”是何含义。在经历沮丧之后,团队又重新振作起来。

阿联酋总统谢赫·穆罕默德·本·拉希德和迪拜王储兼航天中心主席谢赫·哈姆丹·本·穆罕默德也在同日访问了航天中心,并正式宣布开发“拉希德2号”。

实际上,这款月球车早已经在研发之中,并且准备搭载中国航天的嫦娥七号任务登陆月球。

2022年9月16日,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拉希德航天中心主任签署协议,计划在2026年底发射嫦娥七号时,“拉希德二号”将搭乘登月,实施月球表面巡视探测活动。

阿方将负责“拉希德二号”月球车的研制,中方将为阿方提供“拉希德二号”月球车搭载 测控和数据接收等服务,双方共享“拉希德二号”月球车探测成果。

如果一切顺利,嫦娥七号将前往月球南极找水,任务复杂,难度系数也很高,但是由于此前中国航天探月的良好表现,对此我国信心十足。

那时候,“拉希德二号”也将随着中方的探测器,成为人类首次登陆月球南极的航天器,并有可能成为月球南极科研站的基本型之一。

这让美国NASA十分不爽,要知道一个世纪以来,只有中美俄三国探月成功,而20多年来,只有中国的探测器全部成功登陆月球,其他的均以失败告终。

即便是美国,当年“阿波罗计划”中的6次载人登月,也是“盲降”,靠的还是航天员人为操作,而中国在2013年“嫦娥三号”任务时就打破了“盲降”的历史。

自动避障,多级减速,可调节推力反推等等一系列行云流水操作下来,顺利地首次实现“软着陆”。此后,中国航天发射了鹊桥中继卫星星座,再次软着陆在月球背面,以及顺利实现取样返回。

在我们看来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,但是美国做不了,眼看着中国探月工程一路顺风顺水,不但叫嚷着索取月壤样品,还指责中方不透明。NASA局长更是信誓旦旦地表示“要先于中国登陆月球”。

3月23日,《南华早报》报道称,美国科技部门将设法阻止阿联酋与中国在航天领域继续合作,以此弱化中国航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。

按照报道里描述,美国为阻止中阿合作又翻出了“埋藏”了40多年的《国际军火交易条例》,称“拉希德二号”包含了美国制造的技术和零件,因此必须通过美方审核才可以通过,否则禁止发射。

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这样做了,其阻止阿联酋于中方合作,就是在“杀一儆百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阿联酋对美方的说法提出了严正的抗议。

但是,中国航天不惧这个压力,要知道1999年美国针对中国发布的《考克斯报告》比《条例》严厉得多,中国航天的成绩正是从一根螺丝钉都被禁运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。

换句话说,即便美国拿“拉希德二号”包含美国技术和零件,只要阿联酋愿意,我们有三种解决方案:

第一,弃用美国技术和零件,与中方合作研发月球车;

第二,阿方全部使用中方零部件和技术;

第三,向中方定制月球车;

总之,月球车技术这事情很好商量,15公斤的月球探测器对于中国的完整产业链和技术储备并非难事,2年时间足够重新设计和验证,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能实现。

现在,“拉希德一号”的失败,也许让阿联酋下定决心,美系技术也有不靠谱的时候,还需要趁早决定。

TAG:阿联酋,中国,中方,南极

Back To Top